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什么是导学案模板,什么是导学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定义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2、 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3、 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4、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5、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
6、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7、 2、问题化原则 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
8、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
9、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10、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
11、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
12、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13、 3、方法化原则 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14、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15、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
16、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7、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18、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
19、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20、 导学案的使用是导学案实施高级目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目标(文化知识的掌握)的关键.它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学中发现,思考,生疑.再思考,获知. 课堂探究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获知的快意,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教师适时的精点,更能达成教师"导学"功能的落实. 课后拓展是落实基础目标(文化知识掌握)的重要保障.编辑本段指导思想关注学习方式改善交互环境 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做到生生交互、书生交互、师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齐举,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1、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编辑本段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23、整体备课 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
24、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5、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26、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27、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
28、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29、编辑本段“导学案” 设计中学习过程 一、理清“导学案”框架结构及内部逻辑关系 以“课时”为基本单位设计导学案 (1)一般以课时独立成篇 目前,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时授课制”,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导学案不能独立于这一组织形式之外,理应为学生的课时学习服务,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
30、 (2)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 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
31、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
32、 (3) 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的基础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导学案的实施中,要两级目标并重. 2、理清每课“导学案”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 (1)每课“导学案”的基本栏目之间关系 我们一般把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分为以下栏目:学习目标、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
33、其中“学习目标”板块是整篇导学案灵魂,统领整全篇,其他板块均为其它服务,作它的子系统,因此,它在位置上居于篇首,编辑上应用不同字体和横线隔开的方式予以区别对待。
34、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栏目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在编辑上这几个栏目既体现整体,又相对独立。
35、 (2)“导学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之间的关系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36、“导学过程”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
37、 “导学过程”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次,学生要知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
38、也就是说,导学过程首先要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包括学习指令或指导语言),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
39、纵向上,把学习方式及程序概括为“学线”,学习内容及问题概括为问题线索,那么导学过程就是围绕“学线”和“问题线”实现的自主学习,这两条线是并行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须从纵向上清晰地展出这两条线索。
40、横向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组合成“学习环节”,学习程序及问题组成学习活动,学习环节分解成若干学习活动,导学案设计中必须从横向上体现出它们的总分关系。
41、具体设计办法见“二(1)(2)”。
42、 二、重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环节和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 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
43、实践中,我们办法如下: (1)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关健词: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 如《不等关系》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不等号涵义,说出不等式的意义,会用不等号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
44、其中“知道、说出、表示常见的”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度。
45、 (2)学习目标和“导学环节”大致对应 《不等关系》课中学习目标与下面“2”中所列学习环节大体一致。
46、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
47、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
48、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研集体研究决定。
49、 (4)学生重点概括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2、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 (1)“双命名”或“三命名”学习环节 我们把每课学案划分为3-5个大的环节,采用双命名方式,前面是学习方式,后面跟学习内容。
50、如:在学习《不等式关系》课的命名如下: 第一环节“自主阅读—联系旧知识,认识不等号”,第二环节“指导学习——不等关系的意义”,第三环节“自主练习——列不等式”,第四环节“引导探究——在应用背景中列不等关系”,第五环节“归纳总结——不等关系回顾”;有时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也有一些采取三命名的方式。
51、比如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一课中的第一环节:“自主阅读——类比全等三角形相似条件,思考相似条件”,其中“类比”一词指明了学科思维方法。
52、 (2)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
53、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
54、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
55、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选择。
56、概念形成和性质定理探究一般选择自探究、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
57、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
58、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第四、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变式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
59、 3、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与经验 指令、指导语言与问题任务的处理方法 (1)每一个活动前先指明学习的步骤,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
60、 (2)在问题前用简短的学习动作词语概括并加标识。
61、这些指导语言有:归纳、小结、猜测、验证、证明、例题示范、反思、提示、分析、观察、实验等。
62、下面方框是“单项式概念”的一个学习活动。
63、通过上面两种方式既清楚地展现了学习的程序,又较好地表达要研究的问题。
64、 . 2.列代数式—观察并归纳共同点—写出单项式概念—阅读相关概念—勾画出关键词 (1)火车以v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1.5时后火车行驶的路程是千米。
65、 (2)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占总数的 ,男生的人数为。
66、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为h,则它的体积为。
67、 【归纳】以上几个代数式都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68、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69、 【阅读】一个单项式中,其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70、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71、一个数字是0次单项式。
72、 2、问题的呈现方式多采用简答或解答的方式 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而不是展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类型。
73、填空题、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测量的是学生对关键词的知识记忆和结论的准确. 对考生独很难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74、另外,填空题和选择题由于材料较多,在编辑上占去大量的版面,给阅读者造成阅读困难;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75、 3、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习者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习者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留有“飞白”,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
76、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
77、 4、每个活动应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 概念形成和原理探究的活动,应体现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例题示范活动,应体现分析过程,解答规范过程和反思总结方法或技能的环节;自主练习活动,应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应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度较大又是重点的问题,应遵循低台阶、高密度、缓坡度的原则,步步为营,既展现问题的发展变化,又满足发展水平欠佳学生的学习需要;合作探究活动,应着力设计开放型问题或有认知冲突的问题。
78、 三、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
79、我们最开始编写的学案,经常出现一个作者编写设计的内容在教学中并不被其他教师采用。
80、是由于缺乏集体共识: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大分歧,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
81、后来,我们把编写学案的老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82、 2、导学案设计应方便课堂教学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第一页为书的左面,第二页为书本的右面,当学生打开一节学案后将不另外翻页。
83、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教学环节前的顺序符号应使用图标表示,便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时,学生能根据教师要求准确定位学习活动。
84、 (3)应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而不至于上下文混淆。
85、 (4)应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留有空间。
86、我们的经验是: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