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见欢朱敦儒全文,相见欢朱敦儒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下片由景入事,直指时局,以“几时收”之问传达无限悲愤及忧虑。
2、收篇欲请悲风吹泪到前线扬州,则透露亲身赴战、收复北地的愿望。
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出自宋代朱敦儒原文如下: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4、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5、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6、白话译文: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7、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8、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9、扩展资料:文学赏析: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
10、王粲登楼,怀念故土。
11、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
12、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
13、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
14、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15、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
16、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
17、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
18、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19、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20、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21、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
22、其实不然。
23、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
24、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5、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26、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
27、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
28、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