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朝帝王名字都是代号,历代商王的名字都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商朝一共31王,依次为:天乙子履、外丙子胜、仲壬子庸、太甲子至、沃丁子绚、太庚子辩、小甲子高、雍己子密、太戊子伷、仲丁子庄、外壬子发、河亶甲子整、祖乙子滕、祖辛子旦;沃甲子逾、祖丁子新、南庚子更、阳甲子和、盘庚子旬、小辛子颂、小乙子敛、武丁子昭、祖庚子跃、祖甲子载、廪辛子先、庚丁子嚣、武乙子瞿、太丁子托、帝乙子羡、帝辛子受。
2、天乙天乙(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
3、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4、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 (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
5、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6、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7、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
8、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
9、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10、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立商朝后又在位12年。
11、百岁而崩,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
12、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13、2、太甲太甲(生卒年不详),子姓,名至。
14、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15、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
16、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
17、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汤陵社区),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
18、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亳州市谯城区),还政于他。
19、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20、太甲共在位23年,病死,传说其死后葬于历城。
21、3、太戊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商朝第九任君主,在位七十五年 (公元前1535年─公元前1460年在位)。
22、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
23、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
24、太戊死后,庙号中宗,葬于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
25、4、仲丁仲丁(生卒年不详),亦作中丁,子姓,名庄,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
26、仲丁在其父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去世。
27、仲丁即位初年,亳都(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西迁于嚣(亦作隞;今郑州荥阳一带),商朝自此开始第一次迁都。
28、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
29、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
30、5、武丁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31、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
32、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
3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丁。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