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时讯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导读 本文为大家带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的相关内容,更多精彩的内容就来无忧生活网吧!

关于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府“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的意思: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以“风飘絮”比喻 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3、 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5、 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10、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11、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12、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3、赏析:《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14、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15、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6、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7、”“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

18、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

19、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

20、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21、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

22、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

23、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

24、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

25、《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

26、”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

27、《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28、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9、”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30、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31、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32、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

33、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34、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

35、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

36、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

37、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

38、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

39、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

40、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

41、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

42、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43、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44、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

45、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7、”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

48、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49、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

50、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