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本质是什么,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3、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
一是,实践是使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社会的本质是价值与流通?
社会的本质是价值,有价值不一定产生社会,但有社会的地方一定有价值。立足于一定的社会的价值选择的规则就是伦理,伦理上升为权力意志,就是法律。价值的创造是经济,价值的分配是政治。而对价值认知的最根本回答是哲学。
人的本质就是?
个人的本质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人的根本性质和其各种属性的内在联系。
人的属性有三大方面:
1、自然属性(包括相貌的妍媸等等);
2、社会属性(包括德性的善恶等等);
3、精神属性(包括智商的高低等等)。
德性是个人本质的集中体现;或者说,认定个人本质最重要的标准是道德品质的好坏。绝大多数儿童在观看影视时最爱问的一句话是什么?——“他(她)是好人还是坏蛋?”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有一个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多学者把这一名言错误地解读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其实,个人本质是社会制约和主体选择的统一。末代皇帝溥仪转变为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改造和个人努力的共同结果,而新社会的领导干部高岗却在受到批评教育时选择了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社会的本质就是食物链吗?
社会的本质就是建立一个人类组织,讲这个组织的故事,让大家一起走。然而,由于故事的内容不同,人类往往不团结、不一致和不和谐,干架是人类不断发生的事情,有族群斗争、国家斗争、信仰斗争、名誉斗争和利益斗争,这就是社会一波又一波斗争的人类简史。自从发明了政治这个概念,人类又以政治斗争开展社会活动,其中作为族群、国家首脑以提出政治口号和政治抱负激励其他人开展斗争的,因为人与人在社会不同环境中会形成自己的喜好,加以引导和教育就会成为大boss的跟随者。人性的个性与共性矛盾且转化,人性的贪婪与乐善矛盾且转化,人性的平静与亢进矛盾且转化,人性对事物的好与坏矛盾且转化,这就为政治家讲故事铺平了一段时间道路和实现革命成功的可能性。作为社会的基础—经济也是这么回事,要想获得巨大财富必须懂得人性,顺人类社会潮流而动。
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必然得出结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二、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 但人之所以为人, 不在于人的自然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三、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