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作家三毛说的一句话:“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有人说这是献给美妙爱情的一段话,我觉得除了岁月、爱情,这句话献给民间的传统习俗同样妙不可言,一些美好的事物往往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才渐渐地披上迷人的外衣。
我国民间有很多不同特色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经过岁月的沉淀,不被人接受的部分在逐渐消失,有些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像是:祭祖、拜月、踏青、长幼尊卑、折柳驱邪等等,在年节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下来,在各个地区展现不同的身姿,目前,全国性的节日,加上地方上的民族性节日大约有200多种,同样经历着“春花、秋月、夏日、冬雪”,随着四季更迭,有所消逝,也有所增添,并越来越有味道。
就像是今日所讲的年的习俗,在某些地区才是年的终了:正月二十三“燎干节”,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三个习俗:吃1样,做2事,寓意消灾祈福,日子红火。
有关“燎干”
燎干节是我国北方一些农村的古老习俗,至于它的起源、发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燎干”也被写作“燎疳”,人们也称其为“炼干”、“跳干火”,燎有放火焚烧的意思,谐音“疗”,也有疗之意,而“干(疳)”在过去代表一种疾病,传说它会在一夜之间吃掉人的嘴唇、脚趾等器官,十分可怕,所以百姓要用火将其驱除。
之所以用火,源于古时人们对火的崇拜,人们对火是既爱又畏惧,它是光明的象征,也可以毁灭一切。“燎干”的原型来源于过去人们群体的狩猎生活,人们到了晚上会燃起篝火,来庆祝收获累累,并驱走邪祟,这也逐渐成为“燎干”习俗的本义。
做2事
- 挂燎干娃娃
燎干娃娃也叫“疳娃娃”,它代表疾病,有用剪纸做成,通常用黄纸剪成两个连续,或者四个连续的纸人,剪四男三女,或者七光头,也有用布料缝制而成,在晚上燃篝火前,挂上疳娃娃,再烧掉,希望这一年可以百病不生,健健康康。
-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干”
正月二十三的晚上,百姓家门前都堆放柴火,或者当日清扫的杂物,比如:自家的麦秸秆,捡来山柴,放过的鞭炮,孩子的旧被褥,扫帚,甚至是葱皮、蒜皮等等,挂上燎干娃娃,点燃后,无论男女老幼,从火上跳过去,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会被父母抱着越过火堆。
待没有什么火苗时,由家里的当家人扬起火籽,然后再拍下去,默默喊着:“玉米花、高粱花”等农作物的名字,冒起来的火籽越多,新一年的农作物收成就好。
目的是防病,驱除疾病、晦气、霉运,一“燎”百了,干干净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日子红火,也代表着这年结束了,开始新的一年。
吃干吊菜
在萝卜的收获季节,人们将萝卜切片,用绳子串起来,吊挂于院子里的树上,这风干的萝卜干,被称作干吊菜,简称干吊儿。正月二十三,吃干吊菜传说是因为:天上管田耕的神仙在这一天来人间巡视,看到百姓贫困,只吃萝卜干果腹,心生怜悯,就会赐福人间。
虽说这干吊菜有百姓祈福的色彩,但是我对于风干类蔬菜特喜欢,这也是长时间保存蔬菜的一种好办法,储存一些,可以随吃随取,做成酸辣口的凉拌菜,或者泡发后搭配五花肉一起炒制,炒腊肉、或是毛豆,再或者炖肉,味道都很好,还很下饭。
写在最后:不忘传统习俗,让它们随着时代发展变换美好的模样。